機械加工零件的材料及毛坯類別選定之后,欲使零件實現所要求的力學性能,則主要靠熱處理工藝來保證。因此必須根據熱處理目的和工序作用,合理安排熱處理工序在加工工藝路線中的位置。
(1)機械加工預備熱處理的工序位置 包括退火、正火、調質等。 工序位置:一般均緊接毛坯生產之后、切削之前,或粗加工之后、精加工之前。 退火和正火的工序位置 一般安排在毛坯生產之后、切削加工之前。 處于精密零件,為了消除切削加工殘余應力,在切削加工工序之間還應安排去應力退火。
工藝路線安排為: 毛坯生產(鑄、鍛、焊、沖壓等)——退火或正火——機械加工 調質的工序位置 這種熱處理既可作為終處理,又可為以后表面淬火或易變形零件的整體淬火作好組織準備。 位置: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、精加工或半精加工之前。 一般的工藝路線應為: 下料——鍛造——正火(退火)——機械粗加工(留余量)——調質——機械精加工
(2)機械加工終熱處理的工序位置 包括各種淬火、回火及化學熱處理等。 零件經這類熱處理后硬度較高,除磨削外,不適宜其他切削加工。 工序位置:應盡量靠后,一般均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、磨削之前。 整體淬火與表面淬火的工序位置安排基本相同。 淬火件的變形及氧化、脫碳應在磨削中予以去除,故需預留磨削余量(例如直徑200mm以下、長度1000mm以下的淬火件,磨削余量一般為0.35~0.75mm)。
您好,歡迎蒞臨北京中航永興,歡迎咨詢...
觸屏版二維碼 |